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很喜歡這段話 from my friend

所有的驚濤駭浪
最終都會平息
所有的乘風破浪
最後也要休息
所有的傷痛欲絕 都蘊藏著正面的能量
所以我們縱使淚流滿面 也不要忘了保持微笑


To myself and you all.

beauty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向下開的櫻花
風吹乾了我就走

【聯合報╱王文華】


活到某個年紀,吃過足夠苦頭,我們的直覺就是那一陣風。當那陣風告訴你該走,你要順著風走……
拿得起,放不下


相遇簡單,告別難。
找工作,找愛人,都簡單。離開他們,難。
追求,是科學。放下,是藝術。對於工作、愛情、友誼、名利,大部分的人,包括我,總是放得太晚。
一個星期三的早晨,我從陽明山苗圃登山口上七星山。前半段輕鬆,過了七星公園,石階變得陡峭。繞了幾個彎,到一個轉角,一位老先生坐在路邊。他光著上身和雙腳,洪亮地叫:「早!」我邊喘邊回應:「早!」他吃著蘋果,氣定神閒。我猛吸空氣,狼狽不堪。
我們在窄小的石階上對看一分鐘,一句話都沒有。我看著他的臉,猜測他已經七十歲。他背後的樹上掛著一件白色汗衫,不動如山,好像也有七十歲。
「不冷嗎?」我問。
「不會啊。」他給我一片蘋果。
「天天爬?」我猜天天爬的人身體才那麼好。
「偶爾來。」他微笑說。
他如此省話,我還有一半路要爬,所以站起來準備走了,「我先走了。你是往上還往下。」
「往下。」
「待會兒我下來時也許還會見面。你會坐多久?」
「不一定,」他看看樹上的汗衫,然後說:「風吹乾了我就走。」
他講的是汗衫,還是人生,當時我不知道,也沒有多問。
晚了三個月
在人生很多事上,有的人總是走得太早,有的人太晚。我屬於後者。
工作上,我依戀安逸。當早已不能發揮所長,或賺進大把銀兩,我還原地踏步,不忍離開。
感情上,我更難放手。當感動、感情、感覺都慢慢消失,忌妒、猜疑、爭吵慢慢開始,我還是苦苦相逼,一定要逼對方講出道理。
對我這種人,任何事結束的時間,比應該結束的時間,都晚了三個月。
如果三個月前離開,拿的遣散費比較高,也可以很快找到新工作。現在離開,遣散費減半,僅有的少數工作也早被搶完。
如果三個月前離開,你們還可以做朋友。因為爭吵僅止於動口沒有動手,你也還沒有跟另一個男人狹路相逢。現在離開,所有美好回憶都被最後的醜陋掩蓋,你們在彼此心中從成人,變成小孩。
為什麼不走
誰想要這種結果?雖然當初也知道拖下去會有風險,但最後的結果預料不到,而且常比預料的更糟。
不走的原因,是以為人定勝天。
只要我努力加班,會拍馬屁,不可能裁到我。殊不知老闆自己都要被裁,哪還能夠保你?
只要我忍氣吞聲、努力挽回,她一定還會愛我。殊不知愛情不是健身,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穫。就算有對等關係,也剛好相反。我們常是以最壞的態度,對待對我們最好的人。
因為相信人定勝天,我們總是想挽回。所以辦公室或街頭,常有人拉拉扯扯、威脅利誘。丟在地上踐踏的,除了美好的回憶,還有僅存的尊嚴。
很不堪的場景對不對?相信我,我們都當過主角。
不甘心
不走的另一個原因,是不甘心。
我在公司二十年,這公司是我幫忙創建的,我一輩子都給了公司,你怎麼可以裁我?
我跟你在一起二十年,幫你打下事業。我把青春全給了你,你怎麼可以愛上那個狐狸精?
很庸俗的台詞對不對?相信我,我們都說過。
當我們從觀眾變成主角,講出曾瞧不起的台詞,心中的情緒不是憤怒,而是不甘心。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得到這麼少?為什麼我對你這麼好,你也曾經對我那麼好,但如今我是流浪貓,你把我當成路上的一泡尿?
有沒有一個開關,只要我找到、打開,老闆或情人會立刻回心轉意,我們馬上可以回到從前。有的!一定有的!所有分手之際的歇斯底里,都是想要找到那個開關。
但並沒有那個開關。企業不講道理,愛情更沒邏輯。當老闆或情人變了心,他就變了心。風度好的會編個藉口,風度不好的乾脆換個門號。你永遠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因為那個變心的人也不知道答案。
就算有那個回到從前的開關,也不是一開即亮,而是慢慢發光。一見鍾情只需要一個眼神,破鏡重圓要花上整個餘生。
自然節奏
如果該走的遲早要走,那該什麼時候上路呢?
我當然不知道,其實也不想知道。分手若有公式,那段愛情也許根本就不值得開始。
這就是七星山老先生給我的啟示:遵循自然的節奏,風吹乾了就走。
當你對這份工作或愛情已經很久沒有感覺,緣分應該就真的盡了。當你持續地懷疑老闆在為難你,老闆應該就真的是要請你走路。當你持續地懷疑老公有外遇,十之八九你老公在胡搞。
活到某個年紀,吃過足夠苦頭,我們的直覺就是那一陣風。當那陣風告訴你該走,你要順著風走。
不過「直覺」跟「本能」常是矛盾的。當我們直覺到老闆討厭我們,本能的反應是辯解。當我們直覺到另一半有外遇,本能的反應是去抓姦。辯解和抓姦,只會讓對方更反感。逆風而行,能走多遠?
今天不登頂
我告別老人,走向七星山主峰。山頂風大霧濃,一個人危險。我想了想,在山頂前一百公尺折返。為什麼一定要攻頂?為什麼一定要插旗?為什麼一定要說清楚?幹嘛非得水落石出?走到這,其實一切都已明朗。最後一百公尺的朦朧,可不可以就讓彼此留在回憶中珍藏?
下山時,老人已經走了。現場的果皮清得乾乾淨淨,彷彿從來沒有人坐在那裡。我在他剛才坐過的地方坐下,五分鐘過去,發現那位子其實根本沒風。我笑一笑,這個老傢伙,誰知道他在這裡坐了多久?誰知道沒風的地方,衣服要多久才乾?
我不想追究,慢步下山。然後在我的心底,吹起一陣暖風。人生很多糾纏,但風已將它們吹乾。曲終人散,我還待在原地幹嘛?上路吧,前方還有更多美景呢。

beauty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不是台大的,不過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與大家分享~ 也自我期許~



做一位出色的臺大人 五個自我要求與五道門檻高希均畢業典禮致詞全文
                                                                               
(一)教育是「軟實力」的根源
                                                                               
做為一輩子的教書人,還是希望對那些畢業同學在離開母校之前,再做最後一次
的叮嚀。今天有八千多位臺大同學畢業,其中一半是大學畢業(4525位);另外
有3470位取得了碩士學位,463位取得了博士學位,355位取得進修學士。若干年
後,今年的畢業班中一定會有像田長霖、許倬雲、孫震、白先勇、黃達夫、溫世
仁、羅曼菲等等這些優秀校友的表現。這是臺灣大學對社會最具體的貢獻。
                                                                               
北大人說:「北大的命運,就是中國的命運。」
臺大人可以引伸地說:「臺大人的成敗,就是台灣的成敗。」
                                                                               
臺大的畢業生幾乎囊括了各領域大部分的頂尖人才;幸虧還不是「贏者通吃」。
去年底,《遠見》雜誌在外商大調查中問他們最佩服的企業家,依序是王永慶、
郭台銘與張忠謀。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榮譽教授;財團法人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董事
長,他們亦都不是臺大人,這是否更襯托了臺大辦學的理想,不全在創造有形的
財富?
                                                                               
剛好三十年前(1997年),我到臺大商研所教書,「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一文
就是在那一年寫的,當時引起不少討論。這個觀念十分平實,但十分不容易落
實。三十年後的今天,還值得跟大家分享,因為「白吃午餐」還是盛行,這就警
告讀書人:要做一個傳播進步觀念的人就會不斷地遇到挫折。
                                                                               
「白吃午餐」是在告訴我們:
                                                                               
(1)什麼事情都要付出成本,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2)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誤以為自己可以一廂情願的占便宜。
(3)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必須要在二者之中做一痛苦的選擇。
(4)追求任何政策目標,不能空開支票,任何政見的兌現必須要付出代價。
(5)即使自己沒有支付,即使這一代沒有支付;也一定有別人以及下一代在為
你支付。
                                                                               
近三年來我又在鼓吹另一個觀念。那是哈佛大學奈伊教授(Joseph S. Nye
Jr.)所提出的「Hard power」與「Soft power」。「Hard power」是指一國以
軍事上的強勢來壓制對方,完成國家政策目標;「Soft power」是指一國以其制
度上的、文化上的、政策上的優越性或道德性,展現其吸引力。硬實力的代表是
飛彈、潛水艇、人造衛星;軟實力的象徵是民主、法治、人權、平等;更反映在
社會開放、藝文蓬勃、生活品質等各層面。
                                                                               
「軟實力」是使別人喜愛、羨慕、學習的一種實力。軟實力的使用是民主政治的
特徵。當領導人具有道德情操、文化素養、政治願景,以及切實可行的政策,軟
實力就會創造政績。
奈伊教授指出:硬實力容易贏得戰爭;但需要軟實力才能獲得和平。「軟實力」
當然不是「軟弱」,它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實力。現任美國國務卿萊斯過去就
說過:美國的價值不能僅靠劍(硬實力),還需要靠橄欖枝(軟實力)。這與美
國羅斯福總統在半世紀以前講的話相近:「手上拿了大棍子,又會輕聲說話,這
才算是聰明。」
                                                                               
當1980年代「日本第一」的稱讚橫掃西方世界時,歐美學者在驚駭中冷靜地問:
「全世界最好的大學、研究所、企業研發中心、科技中心、博物館、交響樂團在
哪裡?最好的科學家、經濟學家、工程師、醫生、建築師、藝術家、音樂家在哪
裡?」答案是絕大部分不在日本。他們得到了一個可以急起直追的結論:「日本
的『軟實力』還不強,要變世界第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接著1990日本發生
了「失落的十年」。
                                                                               
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是那些擁有「軟實力」的偉大人物:莎士比
亞、牛頓、貝多芬、莫札特、愛因斯坦、馬丁羅瑟金恩;他們散發了歷久彌新的
智慧光芒,他們對後代子孫充滿了吸引力,他們留下了最珍貴的遺產:文學、音
樂、科學、民主思想、人權平等。近代中國出現了孫中山、胡適、張大千、貝聿
銘、楊振寧、李政道。在台灣我們還可以驕傲地加上林懷民、李安、王建民等。
                                                                               
所有的軟實力,都植基在教育與文化。沒有普及的教育及深厚的文化基礎,一切
的進步、創新、發明都變成空談。
(二)五個自我要求
                                                                               
面對難以預測的21世紀,在你們成長的二十多年中,台灣經過了三個關鍵性的階
段:1980年代開始的「民主化」,1990年代開始的「全球化」,以及近十年的
「邊緣化」。
                                                                               
「民主化」帶來了自由、民主、開放;可惜因為法治的欠缺,也產生了嚴重的後
遺症。「全球化」帶來了資金、科技、資訊、人才的流通;可惜世界不是平的,
產生了贏家與輸家,也更擴大了貧富的的懸殊及環保的危機。「邊緣化」則是台
灣特有的現象,由於兩岸關係持續的僵持,當全世界—特別是日本、其他三小
龍、東南亞各國—均因大陸市場之崛起共蒙其利時,台灣則逐漸在國際舞台上被
「邊緣化」(less relevant)了。
                                                                               
2007年的畢業生,經歷了民主的洗禮,目擊了全球化的浪潮,此刻卻生活在被邊
緣化的陰影下,那麼,我們要如何自衛?如何突破?我建議五個「自我要求」:
                                                                               
第一:靠自己的專業,立足社會。
第二:靠自己的人品,受人尊重。(比「專業」更重要的是「人品」—「台大
人」是人才,更是有「人品」。孫前校長近年來不斷鼓吹「倫理」、「道德」的
重要。)
第三:靠自己的終身學習,不落人後。
第四:靠自己的愛心,參與公益。
第五:靠自己言行一致的示範,關心地球,特別是第三世界的貧窮與疾病。
                                                                               
(三)跨越五道門檻
                                                                               
一般來說,我們的年輕人最需要自我增強的是:外語能力、人文素養及世界觀。
講得更具體些,我希望現代的年輕人都是杜拉克所謂的「知識人」(knowledge
worker)。我要以一位英年早逝傑出的臺大校友溫世仁為例。他是1970臺大電機
系畢業,次年進臺大電機研究所,不幸於四年前去世。他的去世,帶給台灣與華
人世界極大的損失。臺大要引以為傲的培養出了這樣一位有分寸的人,這樣有創
意的科技人,這樣慷慨的企業人,這樣一個全方位有成就的人。
                                                                               
他在台灣與大陸出版過二十餘本書,多本也譯成英文、日文及韓文。這麼多豐富
的著述,是他遺留給人間最大的財富。與他十餘年的交往使我了解到他受人尊敬
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跨越了五道門檻。
                                                                               
(1)跨越了科技門檻,進入了人文領域,擁有了人文心。
(2)跨越了本土門檻,登上了世界舞台,擁有了世界觀。
(3)跨越了兩岸門檻,走進了中國大陸,擁有了中華情。
(4)跨越了財富門檻,展開了大量捐贈,擁有了奉獻熱。
(5)跨越了意識型態門檻,變成了新台灣人。
這正是一個出色知識人所應有的格局。在此刻的台灣,「出色」還要有一個新的
註解:「出色」是超出「顏色」,或者是「色盲」。這些知識人,不問藍綠,只
問對錯。臺大這麼多傑出校友出現在你們前面,一定帶給你們很多的
inspiration!
                                                                               
(四)哈佛的學風
                                                                               
這一個月也是美國大學舉行畢業典禮的日子。如果這是哈佛的畢業典禮,我猜想
演講者還是會強調哈佛所鼓吹的學風:(1)崇真求實。(2)人際溝通。(3)
倫理道德。(4)多元智慧。(5)跨域整合。
                                                                               
這個世界還是給人機會的。進了哈佛可以學到這些;不進哈佛,何嘗不可以學到
這些!美國人說,被拒哈佛門外的股神巴菲特,幸虧沒有進哈佛,否則美國社會
可能多了一個象牙塔內的蛋頭教書人,但2006年就會少了他捐獻的361億美元
(相當於11,552億台幣)。
                                                                               
我要送美國著名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一首傳誦當代的
詩:The Road Not Taken最後兩句給諸位: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我選擇人跡較少的一條路,自
此面對截然不同的前途。)
                                                                               
各位親愛的畢業同學,臺大人不趕時髦,不湊熱鬧,不一窩蜂;臺大人獨立思
考,探索創新,奉獻回饋。藍色的海洋與綠色的大地正等待著你們的參與。
                                                                               
最後一句話:不久前遇到白先勇教授,這位傑出的校友說:「臺大目前最缺的是
一座國際水準的戲劇院,否則牡丹亭的青春版在母校演出,就會像在加州柏克萊
大學演出一樣地轟動!」讓我們一起期盼臺大早日出現像比爾蓋茲與巴菲特的校
友!
                                                                               
謝謝大家。

beauty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小時講完了宇宙137億年的過程,很快。

但是,未來大家離開了學校,都是大四的學生,絕大多數還要好長的路要走。
老師能夠做的,是把過去這些年的經驗,總結成幾句話,給大家做個參考。

尤其是台大的同學,我們自己是台大畢業,
所以,給學弟學妹提供意見,會覺得順理成章。
主要是以前我們,看到過太多台大學生的表現,有好的有不好的。

我們以前在,92年的時候,因為太空計劃室剛成立,
在台灣選了28個教授,送到美國去上兩個月的課,我們就在那個教授班裡。
到了美國東部,請客吃飯的場合一大堆,
會看到玉山科技協會、美東的一些科技協會,
裡面看到,男男女女,年輕的、在美國東部工作的人、或者在美國西部工作的人,
然而年輕的、講話很俐落的、很溜的、
講起話來尖酸刻薄不饒人的、眼高於頂、目無於子的人,
多半都是台大畢業的。

知道嗎,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這些壞習慣根除掉。
我也希望你們,能夠時時刻刻的檢視自己,檢視自己幹什麼?
檢視自己,到底活著要做什麼?

我只跟大家講幾個簡單的方向。


第一個就是發揮創意。
remember上個禮拜我們說的,
如果你希望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的話,就要發揮創意去幫助別人。
讓別人跟自己都能夠得到,物質跟心靈上的提升,都能夠過的更好。

但是千萬要小心、千萬要小心,
幫助別人絕對不是為了要榮耀自己。
如果你沒有辦法存著一種心,
說我幫助他了,他以後如果過的比我更好,我會很樂於看到,
如果沒有這種心,你就還不是真正在幫人。
如果幫助別人只是為了要顯佩自己,you might will forget it.
比不幫還糟糕。
你幫助別人的目的是無私的,就希望他過得好、甚至比你好,也無所謂?
如果不是這樣想,那不叫幫助、叫施捨,
施捨比不幫還更糟糕。

這是第一個,發揮創意的目的是要幫助別人。
第二個是什麼?好好的培養自尊。

自尊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自信、一個是自律。
自信來自於,紮實的知識跟豐富的生活體驗。
多讀書多出去走,走的多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以後,自然沒有事情可以難的倒你。
你就充滿了自信,充滿了自信的人特別好看。

但千萬要小心,
知識不是拿來炫耀的、知識不是拿來誇耀的、知識不是拿來作為晉身之階的。
因此,最重要的是什麼加什麼、自律。
各位,現在的年輕人、包含年紀大的人,普遍的沒有自律的能力。

多給自己一點原則。


我跟大家講個故事。

以前我們在台大物理系畢業了之後,服了兩年兵役,沒有想要出國,
回到台大當了一年助教,同時當助教的有六個。
我們所謂的大助教,其中有一個人坐我旁邊,姓歐、大我一屆的學長。
虔誠的佛教徒,人很木訥寡言,但是律己嚴謹。
有一天他帶了一個手提收錄音機來,擺在助教室後面的平台上面聽音樂。
我看他沒有插電,我說:「耶、怎麼回事?」
他說:「因為這是我個人的娛樂,我不能用學校的電。」
聽了會覺得有點矯情、矯枉過正嗎?
我跟你講,這個人律己很嚴,很嚴的好處是什麼?
他走到哪裡,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他可以抬頭挺胸。

同學們,千萬不要一天到晚想著如何take advantage of your neighbors.
佔鄰居的便宜、千萬不要。
給自己一些規則。
譬如說早上幾點鐘起床、每天晚上幾點鐘睡覺、一個禮拜該運動、這些是很簡單的原則。
給自己原則越多,這個人就活的越值得別人尊敬。

你知道嗎?
要讓別人,短時間之內讓別人喜歡你,很容易;
要讓別人,一輩子尊敬你,很困難。
但希望做到後面這一點,一個就是讓自己充滿自信。
另外一個就是,讓自己有足夠的原則。
坐在台上也是一樣。

最後一點是什麼?珍惜感情。

人的感情是最珍貴的,你們要小心使用。
你如果說在作業上功課上考試上搞砸了,沒有關係、你對不起的是你自己。
感情上搞砸了,對不起的是包含別人。
這一輩子,要後悔要痛苦的藥是很難吃的。珍惜感情。

怎麼樣珍惜感情?
一個字:誠、誠實。
而且,誠實的面對別人跟自己。
你會發覺日子很好過。


前面三個:發揮創意、培養自尊、珍惜感情,都做到了,
到了社會上,仍然難免會有挫折跟失望的時候。
千萬記住,光明的永遠在後面。
泰戈爾說過一句話,跟天文有關的: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的話,那你連星星也看不到。」
以後碰到挫折憂傷的時候,常常想著這句話,
好的還在後頭。
最後我想跟各位說,讓自己變成一個成熟的人。
我們以前說過了沒有,什麼樣是個成熟的人?好像說過了。
就是你要能夠,看到沒有發生的事、聽到別人沒有說出來的話。

你知道、你真正要了解,哪些人是厲害的人。
有些人他可以看到好遠,several steps ahead.
他知道前面做了什麼事,糟糕的事就不會發生、美好的事就會發生。
你看到沒有事情發生,你以為這個人平庸不足無奇,其實他厲害的不得了。

你看到有些人事情出來了以後,忙著去救火、能力很強,
你以為這種人能力強嗎?
很糟糕的,他 沒 有 辦 法 事先防範。

我們以前常講打羽毛球,很多人看打羽毛球帥的是殺球那一剎那,殺下去。
真正帥的是什麼?他前面打的那一球。
讓對方不得不把球吊起來給他殺,那才是漂亮的一球。
多半大家都看不到那一球。

聽到別人沒有說出來的話,
你要知道,到了社會上跟其他的「大人」相處,很少人會講真心話。
真心話,通常要到廁所裡才聽得到。
我沒跟各位說過,
以前我們演戲,演一齣職業的舞台劇,叫做遊園驚夢。
台灣演的很盛況空前,拿到洛杉磯來放映,
結果呢,平常在UCLA一個學生。對我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
到了廁所裡面,隔著房間,我聽到他跟別人在講:
「齁、孫維新啊、我以為他是小角色,沒想到他跟劉德凱一樣是主角!」
你一聽你會知道,這個人在人前跟人後完全不一樣。

以後你會發覺,這樣的人很多,
我希望你們不要做這樣的人。
但我希望你們能夠提防這樣的人。

不管怎麼樣,大家好好的把大學,當作是一個培養自我、認識自我的環境。
認清了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
以後的一切會平安順遂。

好啦,這學期課到這邊結束,掰掰。

beauty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在鰻魚老師的網誌上看到的文章 我覺得很有意思 已經經過鰻魚老師同意貼到我的網誌上了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beauty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布斯]網站4月1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最近幾十年中,摩爾定律等10條定律改變了我們的世界,這就是當今世界的10大定律。
1、摩爾定律:讓我們一同來傾聽一位億萬富翁對於摩爾定律的感悟。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的締造者唐·瓦倫丁將摩爾定律視為商務運作的關鍵所在。他的公司曾向蘋果、EA、思科、雅虎以及Google等多家高科技公司進行投資。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秘訣的時候,他坦率地表示:“十分簡單,我只是遵從摩爾定律,並且對隨之而來的結果進行一些猜測而已。”
今年的4月份正好是摩爾定律的40周年紀念。1965年,戈登·摩爾(3年之後他親自參與了英代爾公司的建立)首次提出:矽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將會以每年一倍的速度翻番。到了1975年,摩爾先生將一年的週期改為了兩年,而摩爾定律從那以後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晶片業發展的聖經。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摩爾定律適用的範圍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晶片,從個人電腦到手機產品,再到音樂播放器,幾乎任何與高科技沾邊的產品都適用於摩爾定律,在保持售價不變的前提下,產品性能翻番的週期也逐漸演變成為了18到24個月。正是通過對於摩爾定律的信任,唐·瓦倫丁在個人電腦、遊戲、以及搜索引擎等不同領域都取得了成功。
2、摩爾定律邊際定律:此條定律表示,在保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數位產品的售價以每年30%到40%的幅度下滑。這條定律也可以解釋為何用戶手中價值299美元的Treo 650牌電腦在性能方面可以媲美1988年售價達到3500美元的康柏電腦產品。
3、安迪比爾定律: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一次電腦大會上,有人表示:“安迪提供什麼,比爾拿走什麼。”換句話說,英代爾公司總裁安迪·格羅夫一旦向市場推廣了一種新型晶片產品,微軟CEO比爾蓋茨就會及時地升級自己的軟體產品,吸收新型晶片的高性能。摩爾定律的效能保證了新型軟體不斷出現在市場上,然而通常新軟體只不過是表面的提升而已,不過隨著硬體技術的提升,軟體技術也會在某一時刻達到飛躍的效果,例如上世紀80年代的圖形計算和上世紀90年代的網路流覽,今天的搜索引擎,下一個該是什麼呢?毫無疑問它會讓我們大吃一驚。
4、梅特卡夫定律:這條定律是用乙太網路的發明人羅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定律表示,網路的有用性(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平方數增加而增加。換句話說,某種網路,比如電話的價值隨著使用用戶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現在如日中天的電子商務網站eBay就是最好的例證。
5、吉爾德定律:勝利者浪費定律。數位時代3大思想家之一的喬治·吉爾德在《福布斯》創刊之前的幾年就曾經提出了著名的吉爾德定律。他說,最為成功的商業運作模式是價格最低的資源將會被盡可能地耗費,以此來保存最昂貴的資源。在蒸氣機出現的時代,因為蒸氣機的成本已經低於當時傳統的運輸工具馬匹,因此聰明的商人開始了蒸氣機的使用。如今最為廉價的資源就是電腦以及網路帶寬資源,並且隨著摩爾定律的生效,兩者的價格還呈現出飛速的下滑趨勢。Google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公司伺服器產品達到了大約12萬台,支撐起了搜索引擎的整個網路架構,然而在成本相對較高的人力資源方面Google公司卻顯得十分吝嗇,如今公司的員工總數還不到3500人,但就是這樣一個公司每年的銷量卻達到了50億美元。
6、李嘉圖定律:經濟形式越明朗,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定律的作用就越明顯。商務互聯網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也是自從比較優勢定律被提出以來最大的一個“視窗”。當然這也意味著,如果貴公司的表現實在糟糕的話,整個世界都會知道的。
7、裏斯頓定律:這條定律的名稱來自已故的沃爾特·裏斯頓。一位銀行金融界的巨頭。在1992年裏斯頓一本名為《the twilight of sovereignty》的書中,他就曾經預言了電子網路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主要影響。裏斯頓表示,如果被給予自由和光的速度,資本(包括金錢和構想)將去向它想去的地方,留在它被很好對待的地方。如果很好地理解了裏斯頓定律,我們將可以很好地預測出未來國家和公司的興衰大勢。
8、拉夫爾曲線定律:上世紀70年代,年輕的經濟學家亞瑟·拉夫爾提出了這一創造性的定律。在某些情況下,隨著收取稅金比率的降低,您可以得到的稅金總額卻相反會增加。這條定律表明,稅率的降低可以使得業務或者工作人員變得更有生產力,進而商務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拉夫爾定律很好地解釋了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美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以及如今印度的繁榮,東歐表現超越西歐等現象。
9、杜拉克定律:聽起來也許十分奇怪,不過如果從你的字典中將“成就”這個字眼剔除,換以“貢獻”的話,那麼您最終可以在您的事業中取得真正的“成就”。這番話來自于管理奇才彼得·杜拉克先生。對於“貢獻”的追求可以保證精力被投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您的用戶、雇員或者股東。
10、奧格威定律:如果進行評選的話,我會選大衛·奧格威為20世紀最偉大的廣告創意專家。奧格威是Ogilvy&Mather公司的創造者(如今WPP公司的一部分),他曾經撰寫了一本名為《Ogilvy on Adertising》的著作。在書中,奧格威先生寫到:在任何一位元O&M公司任職的領導都會接到他送出的一個俄羅斯嵌套娃娃,在打開嵌套娃娃時他們會發現其中又是一個小一些的嵌套娃娃,就這樣一層一層,在最後一個很小的娃娃裏面是一張紙條,上邊寫著“如果我們只是雇傭那些不如我們的雇員,公司將逐漸成為侏儒,不過如果我們雇傭的員工總是要超越我們本身,有朝一日公司會成為巨人。”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奧格威先生就理解了商務以人為本的道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道理顯得越來越正確。


http://www.cnblogs.com/xeon2/archive/2005/04/23/143723.aspx

beauty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